太极拳的训练目标及训练程序简析
Analysis on the Training Goal and Training Procedure of Taiji-quan
徐亚奎1 杨建营2
(1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无锡 214121;2浙江工业大学体育科研所,杭州 310014)
摘要: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作为一个武术拳种的太极拳,以及达到其神奇的技击效果的训练过程。在长期的太极拳技法系统训练实践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阐释了太极拳的训练目标,以及达到该目标的训练程序。主要结论:太极拳是以太极思想为指导的武术拳种,该拳种与其他武术拳种的共性是“以技击为主体追求”,其个性是更追求在太极思想指导下的“技击之道”;太极拳技术训练的主体目标是求取空劲,这里的“空”,即周敦颐《太极图说》和王宗岳《太极拳论》之首句所讲的“无极”;要实现太极拳的主体目标,建议在具体实践中采用“三级九层”训练程序,“三级”即初级、中级、高级,每一级又可分别细化为三个层次,依次是手脚协调、中节贯通、中心发放,阴阳相生、收透吻接、松活弹抖,内外统一、混沌空灵、还归本源。
关键词:太极思想;太极拳;训练目标;训练程序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类)《太极类运动文化传承体系研究》(14CTY027)的阶段性成果。
题注:2015中国体育文化,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全民健身优秀论文报告会专题报告论文。
第1作者简介:徐亚奎(1982-),男,江苏徐州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武术太极拳训练。Tel:13914108112,E-mail:479954996@qq.com。
在全民健身事业中,太极拳具有最大受众群体,然而,目前仍存在不少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其一,绝大部分习练者把太极拳练成了“太极操”,仅知晓外在肢体动作,完全不了解内在练习,而且即使外在动作也问题百出;其二,一些太极拳爱好者想追求更深层的“技击之道”,但不知从何下手;其三,一些习练者(特别是国外朋友)想通过太极拳了解传统文化,但不知从何切入。针对这些问题,该研究从太极拳的指导思想入手,一步步阐明太极拳技术训练的目标及训练程序,以及其中包含的内外兼修的练习方法,以使人们全面清晰地了解太极拳练习之路。
1太极拳的理论指导——太极思想
定性地讲,太极拳是以太极思想为指导的武术拳种。这其中有两个关键词:太极思想、武术拳种。武术拳种是太极拳的定位,是其“属”;太极思想的指导是其个性,是“种差”。太极拳与其他武术拳种的共性是“以技击为主体追求”,其个性是更追求“技击之道”,即在太极思想指导下而形成的“技击之道”。为更清晰地理解太极拳,首先对太极思想进行简要总结梳理。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作为中华文化之源头的《周易》,其中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之句。当时的“太极”是一个哲学名词,是天地万物之本源。至宋明,在理学家努力下,太极形成一种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的形成得益于对太极图的发现和解析。当时比较有名的太极图主要有三种:周敦颐《太极图说》中的阴阳五行数理结构的太极图、阴阳鱼合抱式的太极图、阴阳相含相抱的螺旋形状的太极图(图1)。
图1:三种主要的太极图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主要用于解说易理,明代以前凡称“太极图”者,一般指周敦颐解释的这张太极图。束景南认为周敦颐所解释的太极图自上而下看是“顺行造化”,是“太极”;由下往上看是“逆施成丹”,是“无极”[1]198。一个是“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生衍过程,也即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顺行之道”,另一个是“归三为二,归二为一,归一于虚无”(宋张伯端之道教养生功法经典《悟真篇》)的修炼精气神结丹成仙过程,是“逆行之法”,即老子的“复归于无极”[1]234。
阴阳鱼太极图原始名称是“先天图”,最初并不叫“太极图”,在明代以后人们才称其为“太极图”。此外,对其还有“天地自然图”“古太极图”“河图”“阴阳合抱太极图”之称谓[1]12-15,此图目前流传最广。该图所揭示的是唯物辩证法的首要定律——对立统一规律。代表阴阳的黑白两色即是皂白分明的对立,又完美地统一于一个整体之中,并且阴中含阳,阳中含阴,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互相转化。
阴阳相含相抱的螺旋形状的太极图,被称为“河图太极图”和“天地自然河图”,后来被明代易学大家来知德继承发挥,所以又称“来知德太极图”。来氏对该图的解释是“白者阳仪也,黑者阴仪也。黑白二路者,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其气机未常息也,即太极也。其中间一圏,乃太极之本体也”。来知德曾作《弄圆歌》“我有一丸,黑白相和,虽是两分,还是一个。大之莫载,小之莫破。无始无终,无右无左。八卦九畴,纵横交错”[<, SUP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PADDING-RIGHT: 0px">2]。他曾以此图解释昼夜、四季的变化。
综上,三个太极图分别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太极哲学。第一个太极图所展示的万物的生衍和复归,即理学家提出的“理一分殊”思想;第二个太极图所展示的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互补、有序、包容,即哲学上的“对立统一”规律;第三个太极图所展示的是阴阳此消彼长、无始无终地变化过程,是天体宇宙的运行模式,是以太极为核心的运动变化。
2太极思想指导下太极拳
太极拳的形成正是在宋明理学形成之后的明末清初,该武术拳种无疑受到了太极思想的指导。太极拳经典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首句即“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正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相合。《太极拳论》中的“虽变化万千,而理为一贯”之句正与“理一分殊”思想相合。然而,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只是一个整体指导思想,没有细化为具体练习程序,因此,对于一般人而言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接下来将从实际操作层面对太极拳的训练目标和训练步骤进行解析,并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更具体的太极哲学思想。
2.1太极拳的主体训练目标
田金龙博士在其《太极拳空灵境界的证悟》一文中提出了“三空”理论,即“己空、彼空、法空”,可谓是对太极拳主体训练目标的经典概括,太极拳技术训练的主体目标或最高追求,即求取空劲,达到空灵境界。实际上,这里的“空”即《太极图说》和《太极拳论》中所说的“无极”,是太极拳追求的最高境界。太极拳的“技击之道”,推手时使对方“腾空飞出、颓然倒地、双膝跪扑、轰然跌坐、凌空翻转、踉跄颠跳”[3]的发放效果,尽由“空”显。这种“空”首先是通过科学训练而练就“己空”“法空”,其最终旨归是“彼空”,即让对方落空。由此,对空劲的训练成为太极拳训练的主要目标。
以广大太极拳练习者最熟知的“起势”为例,其关键点正是通过合理的“引进”使对方“落空”,从而完成“发放”。王宗岳在《打手歌》中有“引进落空合即出”之句,田金龙博士曾将太极拳的每一技术细化为四个步骤:引化(透中之收)、进逼(收中之透)、落空(透中之收)、发放(收中之透)[4]。太极拳的起势完整地展现了以上思想及步骤。其一,为了“引进”,需要透劲(沉劲)透入对方的劲源并和对方融为一体;其二,以我劲为主导,通过透劲之中的收劲引化,牵引出对方的重心;其三,用透劲之中的收空之劲,使对方落空;其四,运用收中之透实现发放。要完成前面的“引进”必须首先做到“己空”,其次用体现“法空”的合理技术牵引对方,从而使对方处于“落空”状态。正是通过这些一连串的“空劲”才能实现最终的“合即出”。这其中的收劲和透劲是以丹田为核心的透劲和收劲,而且同时存在,只是在不同阶段以某一方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丹田正类似来知德太极图中的中心圆,收劲和透劲正类似于图中一直同时存在的黑白两色,整个变化正类似代表阴阳的黑白两色的变化。
对这种空劲的训练,成为太极拳技术训练的关键点和主要目标。
2.2太极拳的三级九层训练程序——以“起势”为例
求取“空劲”是太极拳技术训练的主要目标,然而,如何才能达到这种“三空至极”的境界呢?传统的训练方法一般都是师傅让徒弟慢慢地悟,这种“悟”的方式一方面需要付出大量时间,所谓“太极十年不出门”,另一方面成材率很低,能达到最高境界者凤毛麟角,除了极少数悟性好的学生外,多数人止步中途。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三级九层”的训练程序,通过这种一目了然的训练程序,可以快捷有效地实现收劲和透劲相互吻接的太极之体、空灵境界,从而复归本源的无极状态。
“三级九层”即根据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提及的“着熟、懂劲、神明”,首先从整体上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然后再根据实际训练需要,将每一级又分上、中、下三层。初级的三层依次是手脚协调、中节贯通、中心收放;中级的三层依次是阴阳相生、收透吻接、松活弹抖;高级的三层依次是内外统一、混沌空灵、还归本源。初级的三层主要练外在形体,使动作更加有序;中级的三层主要练内在劲力,练习劲力变化;高级三层主要练空灵,练习形体、劲力和意念的完美结合。三级九层的训练程序是为完全不懂太极拳的初学者设计的通向太极拳的“神明”之境的训练阶梯。其总体设计与第一幅太极图中相对应,既包含了层层细化的“顺行造化”,也包含指向最终“还归本源”的“逆施成丹”。
在实施三级九层训练程序之前,首先要明确基本要求:如虚灵顶劲、中正安舒、沉肩坠肘等等,通过头向上顶、脚向下沉的对拔劲,把身体的脊柱拉成一条直线,意想四肢好像挂在这条中轴线上,肌肉好像挂在骨头上。只有这种立身中正前提下的放松才是真正的放松,也只有这种真正的放松才是进行太极拳训练的前提。
初级阶段第一层的重点是手脚协调。手脚协调即培养“先动腿,再动手”的“以腿带手”能力。太极拳起势为例,一般分4拍完成。两腿开立,通过头顶脚沉,形成上下对拔劲之后,通过一曲腿、二沉肩,三蹬地、四抬臂这四个节拍完成起势。通过反复一拍一拍有节奏地练习,将造就良好的用力习惯,而趋于手脚协调。
初级阶段第二层的重点是中节贯通。中节贯通即在手脚协调基础上,再增加作为中节的躯干。以起势为例,练习过程也由原来的4拍,增加为现在的6拍:一曲腿、二松腰、三沉肩,四蹬地、五直腰、六抬臂。由于下肢、躯干、上肢又分别可以再细分,由此又可以形成许多节,这些节像被线串起来的珠子,因此,在以上三节贯通基础上再细化练习,将形成节节贯穿的能力。
初级阶段第三层的是中心发放。在具备了上下协调、节节贯穿能力之后,接下来的目标是实现以丹田为核心的劲力发放。这个过程是通过命门后凸、丹田贴脊背的“收”和丹田下沉、小腹前抵的“放”来完成。以起势为例,可由6拍增加为8拍,即一曲腿、二松腰、三沉肩,四蹬地、五直腰、六抬臂,七中间聚,八四梢放。
在初级阶段完成了以“着熟”为核心的形体训练,使技术更加有序之后,接下来中级阶段训练的重点将转变为以“懂劲”为核心的劲力训练。严格地讲,前面的初级阶段是包括太极拳在内的所有拳种公有的训练,只有接下来以太极劲为核心的劲力训练,才开始渐渐进入太极拳的独特内容。
中级阶段的第一层是阴阳相生,即防中寓攻、攻中寓防,一个动作中包含了另一个动作。以起势为例,在“屈膝→松腰→落臂”这个环节中,在最后落臂的同时,腿已经开始蹬地向上。也就是说,在落得过程中,还存在一个向上升的力量,同样,在“蹬地→直腰→抬臂”这个环节中,臂刚刚抬起,还未到位之前,下一拍的屈膝已经开始,即在升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下沉的力量。由此产生的效果是连绵不断。
中级的第二层是收透吻接。如果说上一层的攻防互寓、“一个动作中产生另一个动作”还更多关注外形动作,那么接下来的练习则更多地进入内部,关注劲力。田金龙博士将太极劲定义为“收劲与透劲的吻接”[5],即向内收的劲和向外放的劲是相互吻接、相互包含的。以起势为例,要在向下松的过程中找到向上升的劲,在向上起的过程中找到向下沉的劲。经过该阶段的徐缓练习之后,动作将变得更柔顺。
中级的第三层是松活弹抖。刚才的收劲、透劲的吻接是以徐缓的形式完成的,待到整体的劲力柔顺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进行急速转换,由此而得的效果即“松活弹抖”。以起势为例,在命门后凸、丹田后贴的刹那,丹田迅速下沉,从而形成达于四梢,向下穿透的“打夯”之力。
以上通过中级阶段的三层训练,已经实现了由外向内的变化,即通过外在的“动”调动出来了内在的“劲”,不仅实现了连绵不断,绵软流畅,也实现了松活弹抖。由此为进入高级阶段的“神明”之境,做好了准备。
高级阶段第一层是内外统一。通过初级阶段的外部形体练习和中级阶段的内部劲力练习之后,接下来要完成的是高级阶段的内外合一。这种内外合一即所谓的“气化”,当外在的动作和内部的劲力非常轻柔之后,整个身体就像充满气一样。向下一松,气将沉到底下;轻轻一提,身体飘起;往里一收,就像气球变小;向外一放,好像气球膨胀。通过“气化”完成了内外统一。
高级阶段的第二层是混沌空灵。这种混沌空灵的最主要表现是,在做起势动作时,在收劲与透劲的转换点上,突然感觉手好像没有了。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上下的力量平衡了。由此就实现了“空”,这种“空”实际上是收劲与透劲完全吻接的结果。
高级阶段的第三层即还归本源。人体在刚出生时本来是十分协调的,只是在后天生活中仅习惯于强化某些部分,弱化其他部分,从而变得不协调。所谓回归本源,即回归自然而然的本能状态。在技击对抗中,所有技术都可以不经大脑,下意识地做出应对反应,也即拳谚所讲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以上以起势为例说明了“三级九层”的训练程序,练习者完全可以举一反三,由此而贯通到太极拳的其他技术。以上训练程序是层层叠加而成,通过外形促进内在,通过内外合一形成空灵,由空灵回归本源的自然状态。这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可以用来练习功夫,追求“技击之道”,也可用来健身养生。
参考文献:
[1]束景南.中华太极图与太极文化[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4:198;234;12;15.
[2][明]来知德,《来瞿唐先生日録》内篇一卷,明万历刻本,1.
[3]田金龙.太极拳空灵境界的证悟[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5):73-76.
[4]田金龙,杨建营.太极推手课堂教学模式新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8):77-81.
[5]田金龙.太极拳“引进落空”的学理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4(1):5-8.
|